首页

松岛女神调教

时间:2025-05-27 10:41:29 作者:面对旱情,如何用好人工增雨助“解渴” 浏览量:27078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面对旱情,如何用好人工增雨助“解渴”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旱情,农业生产、群众生活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当前,旱情仍在部分地区持续。面对旱情,人工增雨可起到怎样的效果?如何用好人工增雨助力旱情缓解?

  抢抓天时:人工增雨增加降水约5.6亿吨

  “针对5月20日以来的大范围降水过程,华北、西北地区抓住有利天气条件,积极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效果评估室主任王飞说。

  统计显示,截至25日17时,青海、内蒙古、陕西等省份开展飞机增雨作业32架次,累计飞行时长102小时;甘肃、陕西、山西等省份组织地面增雨作业1488次。初步估算,作业影响面积约73.2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约5.6亿吨。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国共开展飞机增雨作业553架次,地面增雨作业约1.7万次。

  “考虑到今年我国多地受旱情影响,今年地面作业量与去年同时期相比增加约20%,作业影响面积和增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27%和29%。”王飞说,人工增雨在旱情缓解、土壤墒情改善、防灾减灾、水库增蓄、降低森林火险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化云为雨:人工增雨并非凭空造雨

  “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助力旱区旱情缓解。但是,人工增雨作业不是凭空造雨,需要满足一定的气象条件。”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研究员楼小凤说。

  楼小凤表示,人工增雨作业是在具有较合适的云和降水条件时,通过向云中播撒催化剂等方式开展人工干预,促进云中小滴快速集结形成大滴,达到增加降水的效果。

  她同时表示,要形成降水,云必须满足水汽充沛、有一定的上升气流、有足够多的凝结核或冰核才行,只有云水资源丰富的云系才有增雨价值。在此情况下,各地选择飞机和地面等合适的催化作业装备,搭配冷云或暖云等不同催化剂,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进行人工影响,实现人工增雨。

  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下游的雨会否被“打跑”?楼小凤说,每次降雨时,云中的水汽充足,人工催化影响的主要是已形成的云,是云中粒子不够大,掉不下来的那部分水凝物,人工催化作业对水汽通量的影响甚微。

  她说,在一定距离之外,下游降水的云体往往不是上游催化的云体。云带是由较小的云体组成,云体不断生消更新,不会像河水那样,上游截流,下游就会减少。

  加强监测:及时开展人工增雨

  据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高级工程师梅梅介绍,近期,北方旱区大部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干旱出现缓和。26日,中央气象台解除气象干旱黄色预警。自4月30日启动气象干旱黄色预警以来,中央气象台累计发布预警27期。

  不过,目前西北地区东部、华中西北部等地仍存在中度及以上干旱。其中,陕西南部、河南西部、甘肃南部等地为重旱,局地特旱。

  中央气象台预报,26日至27日,甘肃南部、陕西、湖北西北部有小到中雨,甘肃局地有大雨;5月29日至6月3日,甘肃南部、陕西西部和南部、河南中南部、湖北西北部有一次小到中雨过程。

  “这些地区有的旱情仍在持续,天气方面具备一定的增雨作业条件。”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作业指挥室主任史月琴说,气象部门将持续加强天气监测预报,提前预置作业力量,及时开展空地联合人工增雨作业,助力旱情进一步缓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探访江苏大丰龙卷风受灾地:村民生产生活正有序恢复

西安4月21日电 (杨英琦 梅镱泷)记者21日从西安市应急管理局获悉,西安地铁10号线于2024年4月18日23时50分许,在进行试验路线车辆型式试验时,因车辆公司调试人员操作不当,发生车辆追尾事故,造成该公司试验人员1人不幸身亡,2人受伤。

广西“演艺出海”助力中马文化交流

健康扶贫是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医疗资源下沉,通过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帮助重点帮扶医院与对口帮扶县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组织国家医疗队开展巡回医疗,累计派出170支国家医疗队、超过1000名医务人员。

普京将访华 中方介绍有关安排和期待

2月29日电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29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

正部级“老虎”被点名!中央纪委内设部门,披露西北反腐新动向

使用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是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数字货币,全球金融体系将变得更加高效和包容。发展中国家创造并使用了最先进的数字货币技术,这一事实表明,全球南方国家在相互之间贸易结算等领域迎来了使用这一新的数字平台的良机。

美国向联合国提交巴以暂时停火的决议草案

据了解,柯城区下一步将结合城市品牌建设和区域特色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需求,挖掘沟溪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动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